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浪费根源
山寨作文大赛何以堂而皇之办了六年
加入时间:2023-02-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舒圣祥


  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近日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参加“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期间,代报机构称可以直接进省决赛,并宣传这个比赛“含金量高”,是孩子升学的“敲门砖”,对于三好学生评选也有意义。调查发现,该项比赛并不是获得教育部审核批准的权威赛事“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而是由一家名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的企业举办,且已连续举办6年。
  
  6年间举办了34次,因为与真正的“叶圣陶杯”作文比赛名称高度相似,这一山寨大赛欺骗了不少学生和家长。事实上,这已不仅是黑竞赛的违法违规问题,而是涉嫌更为严重的犯罪问题。举办该项赛事的企业,明知违规却依旧多次举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企业相关负责人可能涉嫌诈骗犯罪。
  
  以素质教育之名,行骗钱牟利之实,近年来,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竞赛名目繁多。说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实则瞄准了家长的钱包,有些只要给钱就能进决赛,只要给钱就能发证书。为遏制此类竞赛乱象,教育部出台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并且已连续多年公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按理说,凡是不在白名单之内的就是典型的黑竞赛,违规竞赛已经无处藏身,可为何山寨作文大赛之类,还能堂而皇之地持续骗钱?是它们隐藏得够深,还是严打力度不够?
  
  举办该项山寨作文大赛的企业,早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该企业还曾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罚款120万元。换言之,山寨作文大赛不是没被执法部门发现,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取缔,更没有被依法追究刑责,而是简单罚款了事。违规举办竞赛的企业实体,违法成本太低的现状亟待改变。唯有违法成本远超违法获益,甚至相关责任人有可能因此锒铛入狱,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黑竞赛之所以还有市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为了给孩子找“捷径”,宁愿承担被骗的风险。参加竞赛原本应该基于兴趣,不该抱有任何功利目的。但是一些人长期贩卖教育焦虑,炒作各种不实信息,导致不少家长被蛊惑,陷入教育产业化的洪流之中,不辨含金量,甚至不辨真假,各种竞赛都参加,误以为“有总比没有要好”,实则助纣为虐,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苦了不堪重负的孩子。
  
  现实中还有一些学校,基于生源质量或者其他利益关系考量,暗地里仍旧以各种证书作为招生依据。通过利益勾兑换取到官方“背书”的某些违规竞赛举办者,甚至被允许直接走入校园进行违规宣传。对此,必须严查严惩。
  
  “双减”政策下,违规竞赛绝非小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主要责任单位,应该畅通社会举报渠道,加大对黑竞赛的甄别和查处力度。家长们也该擦亮双眼,理性看待各类竞赛活动,自觉抵制违规竞赛,不让“双减”好不容易给孩子们减下去的负担,再毫无价值地出现在各类违规竞赛中。唯有执法部门、各级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取缔违规竞赛,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中国青年报(2023年02月10日08版)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习近平: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
习言道|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习近平: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打一针就瘦”?警惕糖尿病药物滥用风险
多地警方紧急提醒:手机中若有这些软件,赶
“负首付”看似馅饼实为陷阱
网红“节能神器”都是“伪黑科技”
 
生活垃圾分类 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节约粮食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光盘行动 我们倡议 我们行动 从我做起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建了不用痛点在哪
山寨作文大赛何以堂而皇之办了六年
一些隐形套路成为超量点餐的推手
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根”
 
吉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吉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滨州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
日照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