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浪费警示
警惕快速贷款诈骗陷阱
加入时间:2023-03-27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张文章


  消费警示

警惕快速贷款诈骗陷阱

  “不附条件”“当天放贷”“无担保、抵押”“利率低”……当这些极具诱惑性的快速贷款广告通过营销电话、形形色色的视频、短信、广告等方式出现在金融消费者面前,不免让正有资金需求的消费者心动。然而,这些快速贷款广告很可能是新型网络违法犯罪诈骗,不法分子正以此类低门槛快速获贷为诱饵要求客户授权办理相关金融业务,达到骗取资金的目的。近日,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发布金融消费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妥善管理个人资产,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提升防诈风险意识。
  
  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称,近期,低门槛快速获贷等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诈骗活动时有发生,不仅危害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还扰乱社会生活和金融市场秩序。快速贷款型不法诈骗手段一般分五步:以“低利息、免担保、不查征信、快速放款”吸引消费者,利用消费者急需资金的特点,诱导消费者下载钓鱼APP;诱导消费者在下载的APP上录入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重要信息,或者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在“贷款平台”上进行操作;消费者提交“贷款申请”后,再以“信息不正确、账户有异”等原因提出将“冻结”账户资金;要求消费者提交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认证金到“认证对接账户”,以确认该账户为消费者本人所有,如未缴纳放款资金,则无法正常使用消费者名下银行卡;发送伪造红色印章的“官方文件”或银行卡冻结截图等,并提示未缴纳保证金将产生贷款逾期、被纳入征信黑名单等问题。
  
  为此,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选择正规金融服务。要认清金融服务官方平台、合法渠道,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官方APP等渠道获取金融服务。依法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的正规金融机构不存在所谓的认证银行账号,不会向金融消费者索要账户密码。
  
  理性消费理性借贷。坚持科学消费观念,量力而行、适度消费。要树立理性借贷观念,综合评估个人还款能力,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按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避免陷入“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
  
  提升防诈风险意识。消费者要主动了解、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不轻信陌生来电、不点不明链接,不轻易通过他人提供的非正规渠道下载各类APP。同时,注意保管好身份证、银行账号及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不向来历不明的第三方汇款。
  
  及时投诉报案维权。在日常生活中,若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向有关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咨询核实。同时,主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积极举报诈骗电话,如发现陷入不法欺诈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报(2023年03月27日第3版)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习近平: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
习言道|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习近平: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打一针就瘦”?警惕糖尿病药物滥用风险
多地警方紧急提醒:手机中若有这些软件,赶
“负首付”看似馅饼实为陷阱
网红“节能神器”都是“伪黑科技”
 
生活垃圾分类 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节约粮食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光盘行动 我们倡议 我们行动 从我做起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建了不用痛点在哪
山寨作文大赛何以堂而皇之办了六年
一些隐形套路成为超量点餐的推手
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根”
 
吉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吉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滨州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
日照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