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首  页 浪费要闻 领导视线 浪费酷评 浪费现象 综合治理 浪费警示 浪费根源 专项探讨 浪费危害 产品黑榜 人物专栏 走向节约 浪费曝光
浪费观察 政策法规 资料总汇 理论研究 统计数据 国际信息 视频之窗 书刊园地 节约会展 变废为宝 生活妙招 专题荟萃 展 览 馆 社会广角
您的位置: 首页 > 浪费警示
“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挨罚,给餐饮业敲响警钟
加入时间:2023-03-24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近日,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以经营外卖、婚宴、商务宴请、自助餐的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在梧侣商业街一自助餐厅,就餐区域未见反食品浪费宣传标语和适量取餐的提醒标语,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予以警告。在宝龙城市广场,一家中型餐馆也因相同原因被当场处罚。(3月22日《海峡导报》)
  
  根据相关法律,餐饮服务经营者有提醒防止食品浪费的义务和责任。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对商家不提醒的行为当场处罚,将倒逼餐饮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让厉行节俭蔚然成风。“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就该挨罚,餐饮服务业既不能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对消费者的食品浪费行为也不能熟视无睹,必须履行提醒的义务和责任,从而有效遏制餐饮浪费行为。
  
  我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经营者要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提供自助餐服务的,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提供不同规格的餐具,提醒消费者适量取餐。可见,“吃饭浪费商家不提醒”显然属于违法行为,当事自助餐厅、餐馆已涉嫌违法,执法人员当场对其做出处罚,于法有据。
  
  其实,如果法律不长“牙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餐饮服务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一般不会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浪费。这样,执法人员走过场,商家不提醒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便无法落实,最终将沦为一纸空文。厦门同安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动真格,发现一起当场处罚,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也给餐饮业敲响了警钟。因此,法律必须长出“牙齿”,对餐饮业各种浪费的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予以严惩,才能倒逼餐饮服务经营者守法经营,对吃饭浪费行为做出必要的提醒,以遏制餐饮浪费现象。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首先,餐饮服务经营者不能一味追究经济利润,应当把“遏制浪费、节约粮食”放在首位,既不诱导、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也要依法对超量点餐等浪费行为说“不”,主动对餐饮浪费进行提示提醒;其次,执法机关要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对餐饮业等粮食浪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反食品浪费法真正发挥威力,成为一把遏制餐饮浪费的“利剑”。
  
  此外,消费者也应转变消费观念,自觉养成节约食品的良好习惯,下馆子一定要按需适量点餐,剩余食品也应尽量打包带走。总之,要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从而彻底杜绝餐饮浪费行为。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7/67/12484243.html


(责任编辑:南风)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习近平:不能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
习言道|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习近平: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
 
昨日重现
六个小故事看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小康
 
“打一针就瘦”?警惕糖尿病药物滥用风险
多地警方紧急提醒:手机中若有这些软件,赶
“负首付”看似馅饼实为陷阱
网红“节能神器”都是“伪黑科技”
 
生活垃圾分类 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节约粮食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光盘行动 我们倡议 我们行动 从我做起
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码头油气回收装置建了不用痛点在哪
山寨作文大赛何以堂而皇之办了六年
一些隐形套路成为超量点餐的推手
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根”
 
吉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吉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滨州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
日照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孩子网  低碳经济  绿金生物网  节能减排网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民政府  方法网  绿金生物网  节约网  吉林科技网  
Copyright 2013  ©  浪费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2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